Learning Language Online 語言補習班&線上遊戲
- Dec 28 Tue 2010 12:49
這樣學英文超簡單
- Feb 11 Fri 2011 08:40
引發興趣,學習才有收穫
趙文瑜 用「愛」繽紛富足人生─串連快樂與學習 讓教育無限綿延
文/莊惠旭攝影/楊樹山
引發興趣,學習才有收穫
現今台灣教育制度與以往大相逕庭,孩子們從幼稚園開始就必須接收大量新知,「學習」可說相當沉重,之所以會演變至如此,趙文瑜認為,現在教育的盲點在於家長太過於重視孩子的「成績」,導致往往只看最終表面成果,反而忽略了努力學習的過程,違背了學習的本意。
趙文瑜認為, 「興趣」是學習過程中很重要的要素,尤其幼兒至小學階段正是孩子學習慾望濃厚的時期,家長應該重視孩子的學習習慣及態度,引導他們發現學習的美好,而非讓孩子對學習心生壓力。她舉例說明,「書寫」本是很好的一種學習認知方式,但許多老師卻將它當成是處罰的手段,對孩子來說,學習一旦是被迫的, 即會讓原本的「學習」被抹殺,很難產生樂趣與信心。趙文瑜說,家長應有更大的耐心等待孩子學習,不能急於讓孩子「一定要知道」,才不會適得其反。
學習是漫長的路,從小建立對的學習態度,
引發對學習的熱情,是幫助孩子最好的方式.
- Feb 04 Fri 2011 09:31
不猶豫與不後悔
你曾經猶豫過?
印度有一位知名的哲學家,天生一股特殊的文人氣質,不知迷死多少女人。
某天,一個女子來敲他的門,她說:「讓我作你的妻子吧!
錯過我,你將再也找不到比我更愛你的女人了。」
哲學家雖然也很中意她,但仍回答說:「讓我考慮考慮。」
事後,哲學家用他一貫研究學問的精神,將結婚和不結婚的好、壞所在,
分別條列下來,才發現,好壞均等,真不知該如何抉擇呢?
於是,他陷入長期的苦惱之中,無論他又找出了什麼新的理由,
都只是徒增選擇的困難。
最後,他得出一個結論,人若在面臨抉擇而無法取捨的時候,
應該選擇自己尚未經驗過的那一個。
不結婚的處境我是清楚的,但結婚會是個怎樣的情況,我還不知道,
對!我該答應那個女人的央求。
哲學家來到女人的家中,問女人的父親說:「你的女兒呢?
請你告訴她,我考慮清楚了,我決定娶她為妻。」
女人的父親冷漠地回答:「你來晚了十年,我女兒現在已經是三個孩子的媽了。」
哲學家聽了,整個人幾乎崩潰,他萬萬沒有想到,向來自以為傲的哲學頭腦,
最後換來的竟然是一場悔恨。
爾後二年,哲學家抑鬱成疾,臨死前將自己所有的著作丟入火堆,
只留下一段對人生的註解,如果將人生一分為二,
前半段的人生哲學是「不猶豫」,後半段的人生哲學是「不後悔」。
也許你曾經買了一件很喜歡的衣服卻捨不得穿,鄭重的供奉在衣櫃裡,
許久之後,當你再看見它的時候,卻發現它已經過時了。
所以,你就這樣跟它錯過了,也許你也曾經買了一塊漂亮的蛋糕卻捨不得吃,
鄭重的把它供奉在冰箱裡,許久之後,當你再看見既時候,它已經過期了,
所以,你也這樣與它錯過了。
沒有在最喜歡的時候上身的衣服,沒有在最可口的時候品嚐的蛋糕,
就像沒有在最想做的時候去做的事情,都是遺憾。
生命也有保存期限,想做的事該趁早去做,如果你只是把你的心願鄭重的供奉在心裡,
卻未曾去實行,那麼唯一的結果就是與它錯過,一如那件過時的衣服,
一如那塊過期的蛋糕。
學習的過程中你曾經猶豫過?
該學甚麼?怎麼學習最快速?
?????????許多的?延宕了我們的時間
語言是一切學習與溝通的跟本,
堅持與練習是學好語言不二法門.
en101線上學習,完整的內容與完善學習計劃表
史上最便宜一天13元
- Jan 02 Sun 2011 20:58
日本的幼稚園教育
教育不能等待,了解別人怎麼做,
數位化時代,e-learn.....多元學習,
我們該位孩子做甚麼,預備怎樣的能力,
學習需要被教導.....
看看日本幼稚園如何教育培養小孩
- Dec 28 Tue 2010 10:11
教育是一種尊重
好的教育方法,能有快樂的學習.
看了這三分鐘,你會有一股衝動,那就是:「願所有的老師都要看!」
一個孩子隨著訪問學者的父母,回到臺灣讀了半年的臺灣學校。
回去時,大家為他們餞行。
我問這個孩子:
「你覺得臺灣學校和美國學校最大的不同在哪裡?」
他想了一下說:「尊重」。
我很驚訝,我以為他要說「功課」。
我問他為什麼?
他說臺灣的小朋友不尊重隱私,要借東西,沒有問過他就直接從他桌上拿走,或甚至去他抽屜裡翻。
老師也不尊重學生,常常檢查學生的書包。
他在校園中常會被老師喝住,因為他犯錯,但是他不知道什麼地方不對?
老師罵得太快了,他聽不懂。
他最不喜歡的是老師在課堂中罵人,令他覺得很丟臉。
即使不是罵他,他也覺得不舒服,一整天心情不好。
他的話使我想起最近看的一本書,那是一位美國老師的教學日誌。
他發現 尊重孩子常會得到比高壓更好的效果。
孩子在班上都喜歡講話,所以他與孩子約法三章,當他在黑板上寫Quiet(安靜)時,學生要立刻安靜下來。
他會故意慢慢寫這五個字母,讓孩子把未說完的話趕快說完。
結果他發現因為給了孩子一點緩衝期的尊重,學生會在他寫完最後一個字母「t」時,全班安靜無聲,反而比很生氣大聲說「安靜」效果好。
很多時候給別人一點尊重,會有意想不到的結果。
尊重是人與人相處的基本條件,必須從小教導。
因為有尊重才有自重,有自重才有自愛,自重自愛才會交得到朋友,也才能在社會上立足。
很多父母不耐煩跟孩子溝通,在孩子小的時候用高壓的方式管教,一旦孩子長大,壓不住時,問題就來了。
權威高壓的方式只會得到表面的服從,內心的不滿會 像火山一樣,一旦爆發便不可收拾。
所以小時候被權威高壓管教的孩子長大容易叛逆,這個叛逆其實是積壓已久的火山出口。
很多青少年常因一點小事打人殺人,這些有暴戾行為的人,基本上,從小不曾被人重視過,所以長大也不會去尊重別人。
這個不尊重別人的惡風在社會上已經很久了。
我們看到銀行或公家機關的人員,將客戶或人民的個人基本資料賤賣給詐騙集團;
在電影院、音樂廳大聲打手機;在公共場所縱容孩子亂跑,大聲喧譁;
車子隨意停放阻礙交通等等。
尊重要從小教起。
當孩子從小被尊重時,他長大自然不會叛逆;
當人民被政府尊重時,他自然不會出草去抗爭。
我們的物質生活越來越精緻,但是我們的行為卻越來越不像文明人。
聽到這個孩子的話,我很慚愧, 從政府到老百姓,我們都沒有給孩子立個好榜樣,或許我們該從即刻起就從尊重別人做起吧!
小孩的學習是來自於模仿,家長的教育方式影響孩子的一生.
- Dec 27 Mon 2010 12:06
台灣人在英國交英文獲獎>>最佳英文老師
教育方式影響孩子的學習效果.
養成自學習慣,是現代孩子不可缺的能力.
紐時最佳英教師:人生就是課程
(中央社記者魏紜鈴台北25日電)在台僅高職畢業的女教師楊筱薇在美國「教英文」,今年3月贏得「紐約時報」年度最佳英文教師。楊筱薇說,人生就是課程,「我的教學不是生動活潑,因為生動活潑不是教學法。」
金甌商職畢業的楊筱薇現年43歲,今年3月拿下「紐約時報」年度最佳英文教師,成為第1名獲獎的華人。她將自己在台灣求學歷程,歷經英國打工求學過程,到赴美擔任非營利組織的英文教學老師的經過,寫成她人生的第1本書「當自己最棒的英文老師」,她並將在1月返台。
楊筱薇在書中回憶,在台灣補習班上課時,她總是離目標很遠、挫折滿滿,「老師的教法讓你感覺他們好像在演舞台劇,看學生打瞌睡就講個笑話炒氣氛」。對她而言,補習班老師生動活潑不是一種教學法,是老師這個人生動活潑 ,教材依然枯燥乏味,她怎麼背都裝不進腦子。
大學聯考後,楊筱薇的成績可以進實踐家專(目前的實踐大學),但無法讓她走向理想中的教職路,於是她選擇先到教學補習班擔任櫃檯。在擔任櫃檯期間,她每天與外籍老師語言交換,報名學畫畫、插花、學西班牙文和日文。一有空檔便讓自己有新的學習機會,慢慢從櫃檯成為兒童美語教務,穿梭在台北街頭,成為補習班美語老師。
隨後到英國進修,除了上課還得打工賺錢,每天從早上5時到咖啡廳工作,上完課再到酒吧工作到晚上11時,第二天再從早上5時開始,曾難過到在咖啡店洗廁所時,偷偷落淚。
楊筱薇回憶,她在英國碰到台灣來的學生,一開口就先介紹自己是台大畢業、政大畢業,彷彿畢業學校代表他的人格。「當我講出我金甌商職畢業,好像我要變得很自卑,我的學歷變成我的人格。」
她在書中透露為,說出畢業學校不代表一個人的性格,「難道就不能介紹自己活潑好動喜歡爬山?或是說自己的小原流插花段數?」有人甚至安慰她說,「金甌商職出美女啦!」楊筱薇反問,「為什麼我要被安慰?」
楊筱薇拿下紐約時報最佳女教師獎殊榮,但她強調,「我的教學絕對不是生動活潑,因為生動活潑不是一種教學法。」她認為,人生就是課程,每天給自我的挑戰就是在創造。純真是保留一個人的價值,問問題和取決答案的方向,與一個人保有純真的價值,息息相關。
人生的每一刻都在學習,要確認的是你是否有目標的學習
有目標才能累積學習的成果.
e-larning 幫助學習更輕鬆
2010/12/25
- Nov 23 Tue 2010 15:49
沒有人幫你買單
有朋友從美國回來。
大概有十多年,他沒有吃過正宗的家鄉菜。
於是找飯店為他接風,相談甚洽,賓主盡興。
但是到了結賬的時候,鬧得卻有些不愉快。
他拿出了錢,非要AA制(自己付自己的)。
當著他妻子和孩子的面,我感覺他是給了我一個狠狠的耳光,
當然無論如何也不能接受,但是一向隨和的他卻執意要如此。
回賓館的路上,我很是不悅。
他問我:「是不是覺得我AA制(自己付自己),是沒有給你面子?」
因為關係實在太好,沒什麼可以隱瞞的,我點了點頭。
他說:「那我講個故事給你聽。 」
威斯康星一所中學裡,有兩個孩子出去爬山,
一個中國孩子,一個美國孩子。
他們選擇的山比較危險,因為風化,時常有岩石坍塌。
這兩個孩子很不幸的在要下山的時候遇到了坍塌,
結果,兩個孩子分別被困在了巨大的岩石與碎石的兩邊,
那個美國孩子被碎石砸傷了腿,一動就疼徹心肺,
他判斷,自己是骨折了。
天氣很快就要黑了下來,黑暗像個巨獸一樣要吞噬掉整個世界。
如果到了夜裡,寒冷和饑餓,
也許會讓他們眩暈,甚至奪去他們的生命。
是,那個美國孩子開始嘗試著,
用手支撐著自己的身體,慢慢的向岩石堆上爬去,
他受傷的腿上的血跡染紅了整個岩石。
快要爬上最大的那塊岩石的時候,
他的傷腿碰到了岩石的稜角,
劇痛讓他無法雙手繼續用力抓住岩石,他重新掉落下來,
在岩石上滾來滾去,像個皮球一樣。
傷上加傷的美國孩子幾乎絕望了,
躺在岩石堆里,大口大口地喘氣。
但是十幾分鐘後,
他因為寒冷而開始感覺到麻木的身體提醒他,必須要出去。
這一次,這個美國孩子成功了,他爬上了岩石,
但是岩石距離地面還有兩三米的高度,
這個孩子的腿無法讓他平穩落地,
他乾脆閉上眼,選擇了全身滾落下去。
沒有人能想像,這個孩子是如何堅持爬回小鎮的。
他向別人冷靜地講述了自己遇到危險的地點、時間,
而且說有一個中國孩子很可能還在那裡。
經過檢查,這個美國孩子左腿脛骨骨折,
在滾落岩石的時候,肋骨受到撞擊,也折斷了兩根,
身上碰撞出來的傷口和瘀青不計其數。
大人們把他送到了醫院,然後去救援那個中國孩子,
那個中國孩子被找到的時候,寒冷和恐懼已經讓他奄奄一息,
再晚來一會兒,很可能就會失去生命。
朋友說到這裡,我忽然發現他的孩子已經羞得滿面通紅。
突然,孩子像是下定了什麼決心,
對我說:「叔叔,那個中國孩子就是我。」
「那個美國孩子為什麼比他堅強,你知道嗎?」朋友忽然問我,我搖搖頭。
朋友說:「其實說起來,原因簡單得讓人無法置信,
只因為美國人從孩子很小的時候,出去吃飯都是AA制,
他們每個人都會告訴孩子一個必須AA制的理由,
那就是無論什麼事情,人生裡沒有人替你買單,
就算你的父母,摯愛,也不會。
以,這個美國孩子知道,
要活下去必須靠自己,無論有多麼危險。
而中國孩子則受到過太多的幫助,
遇到危險,哪怕是不行動就會喪失生命,
他也習慣性地等待著別人的救助。」
「沒有人替你買單」,這麼簡單的一句話。
我忽然想回去把這個故事告訴我的孩子聽,
我要告訴他,雖然有些時候,錢不是問題,
幫助他也不是問題;
但是,人生的未來沒有人會替他買單!
我希望,更多的人能夠告訴更多的孩子,
沒有人會替他的人生買單這個道理。
- Oct 27 Wed 2010 09:33
後ECFA時代 台灣人才搶進登「陸」
進入社會後的自我學習能力,是生存的必要條件.
【台灣醒報記者徐唯寧台北報導】進入「後ECFA時代」,前進大陸就業有多少機會?高達八成四的企業看好未來發展,已有七成六的企業策略佈局大陸,在大陸投資的比例升高至61.8%,需要增聘的人手比例高達25.8%。但是台灣人要好好精進個人能力,否則很容易會被大陸人才迎頭趕上。
104人力銀行方光瑋表示,中國政府未來發展的「十二五計畫」中,將擴大內需視為首要任務,預期將有更多企業放眼大陸內需市場。這個計畫會帶動台商投資大陸,增加台灣人才的人力需求。
他表示,這並不表示台籍上班族更有優勢,因為「人才無國界」已成趨勢,企業用人以目標為導向。台灣上班族成功登「陸」立足的五大要領,人脈力、專業力、企圖心位居前三名,跨領域的協調能力、在地溝通能力則分別列於四、五名。
台灣人前進大陸有什麼優勢?燦星旅遊網人力資源部經理路渤瀛表示,專業力與執行力是最重要的。大陸人比較循規蹈矩,而台灣人有強烈的責任感、積極正面的態度以及敬業精神,是比大陸人有優勢的地方。
如果自己在台灣不是A咖人才,有機會到大陸訓練嗎?路經理表示,以燦星公司為例,相當歡迎這一類的人才,但是應該虛心從基層幹部做起,接受紮實的訓練。通常他們在台灣接受訓練,再由公司派駐大陸。
大陸市場中,哪一方面的台灣人才需求較大?85度C公關行銷部總監鍾靜如表示,經營管理和研發部門較需要台灣人才,而法務和現場銷售則需要當地人才。但是大陸人才發展快,學習能力強,如果台灣人才不隨時增強個人能力,很容易被當地人才取代。
104網路銀行統計,後ECFA時代下,前進大陸前景樂觀的七大產業,除電子資訊外,其他均為服務相關產業,尤以運輸物流及倉儲為最。主要原因是中國內需及ECFA簽訂後,兩岸有更多合作分工的機會,同時也提供了巨大的就業市場。
提升自我的競爭力,不能忽視的語言力
- Oct 13 Wed 2010 14:58
提升英語教學成效 教育部推動英語多元評量
提升英語教學成效 教育部推動英語多元評量
教育部研擬「提升國中小英語文教學成效計畫」草案,預定從100年起4年內,加強營造英語學習環境,推動國中小英語多元評量,並鼓勵學校在定期評量加考英聽。
為提升孩子的英語學習興趣,教育部國教司長楊昌裕表示,國中小除了加強營造英語學習情境外,也鼓勵學校將英語多元評量融入課堂教學,像是在定期評量加考英聽、口說及書寫等。
不過,根據教育部委託英國文化協會的一份研究指出,推動英語聽說評量還有很多困難待克服,有老師認為,「時間不夠」及「班級學生人數太多」是實施多元評量的兩大問題,建議教育部發展各種英語評量表,使量表成為課綱一部份,並提供規準使國中小運用不同評量的資料來打成績,教育部國教司長楊昌裕表示,這些建議將做為未來推動國中小英語多元評量的重要參考。
英語教育越來越越受重視,讓學英語無負擔>>線上學習
2010/10/12 12:41
- Oct 12 Tue 2010 20:28
富邦金控投資長蔣國樑如何教孩子面對金錢?
學舞要訂時限、目標,並考量效益為什麼老是動不動就寫報告?」
----教育要即時
教育的重要
看過太多有錢人的潮起潮落,
富邦金控投資長蔣國樑如何教孩子面對金錢?
在消費叢林裡,他又用什麼方法為孩子指引明路?
去年十二月某一天晚上,蔣小妹在房間做功課,
上班回來的爸爸蔣國樑進入她房間,把信用卡帳單放在桌上。
他在這份帳單上用紅筆畫了一條線,
告訴女兒,「下面都是你去美國刷的,算一算總共多少錢?」
剛考上大學,十一月跟媽媽到美國辦事的女兒,拿出當時收妥的收據,
一張一張核對,把她刷的項目,用螢光筆畫下來。
蔣國樑一旁拿出計算機,一筆一筆相加,然後不以為然的說,
「你總共要還我一萬元,你看,我上班都沒有你花得多。」
從這天開始,每個禮拜,蔣國樑只要一想到,就會裝出討債的聲音說:
「你什麼時候還我錢哪?」為此,女兒除了每天中午吃省一點,
不買衣服,乖乖讓爸爸扣零用錢之外,念服裝科系的她,
還得在家打工:幫爸爸燙襯衫、修改褲子。
一九八七年回國當上國際投信總經理、
一九九九年被安泰人壽挖角擔任投資部資深副總、
二○○三年被富邦金控禮聘為投資長的蔣國樑,
經常負責百億資產的投資;對於孩子,他的財富教育也毫不含糊。
家教一:
有計畫的花錢
身為「企業家爸爸」,他用管公司的方法管小孩。
孩子要出國度假、購買三C產品,都要寫計畫書,
自己計算所需金額,編列預算,計畫資金來源。
他再跟孩子討論可行性、資金運用效益、爸媽相對補助金額等。
例如現在大一的女兒想學街舞,蔣國樑要她寫下的計畫書如下:
預定計畫執行時間:大二
所需經費:每個月兩千元(月票,可以上三十堂課)
上課地點:某某舞蹈工作室
計畫目標:兩個月學會完整的兩支舞
經費來源:一半從零用錢扣,一半爸爸補貼
這樣的做法,大概從他們高一時開始。
一開始孩子會嚷:「爸爸,我是你的女兒,不是你的員工。
他回答:「你們走在(消費)叢林裡,
如果我不給你指一條明路,我就是害了你。」
因此,他對孩子的財富教育有兩個方向,
第一,須負擔自己的花費,量入為出。
第二,培養他們追求心靈上滿足的能力。
「再有錢的人,如果欲望無法滿足,永遠是貧窮的。」
一筆獲利交易、一樁成功的上市案、一趟績效奪冠,
就毫不手軟的「犒賞自己」上等牛排、干邑好酒的蔣國樑,
五年前一次心臟手術,醫生在他的胸口和小腿劃上一刀,
抽出腿部的一條靜脈,替換掉他心臟內塞滿油脂的血管。
「意外不知何時來到,你準備好了沒有?」
有過這樣的生死體驗,他常常跟孩子說:「心無掛礙,無所恐懼。」
在投資界二十年,他看過多少大企業家、名人,現在都不在了,
「不是看你有沒有錢,要看你有沒有紀律。」
吃喝玩樂,一天之間,多少錢都可以蒸發掉。
心靈上的滿足,才是真的富有。
家教二:用勞力換金錢
出國旅費,做家事或打工自籌
為了讓孩子真正瞭解金錢的價值,蔣國樑堅持一條紀律:
「所有的錢,都要用勞力換取。」也就是,
除了學費、基本的生活開銷外,孩子的其他花費都必須由自己籌措一半
(另一半爸爸補貼)。蔣家雖然家裡有傭人,有司機,但是為了籌錢,
孩子要幫忙做家事,自己洗衣服、摺衣服、燙衣服、拖地,
甚至還得到外面打工。
例如女兒考上大學後想跟同學去東歐玩,為了籌措旅費,
她暑假花了快兩個月去餐廳打工,每天辛辛苦苦的忙到晚上十一點,
終於賺到近兩萬元,其他不足部分,則每個月扣零用錢。
不怕孩子打工會浪費他們讀書、學習的時間嗎?「這是投資,」
蔣國樑想得很明白,這是教育的成本,省不得。
「你不讓他體驗,直接給他錢,就是 (花費),cost
不是 (投資)。」investment
其實為了讓孩子出去打工,他們夫妻更花心思,更花錢。** **
女兒在餐廳打工到深夜,為了安全,他還得跟司機出去接她回家。** **
但他認為,若捨不得孩子「浪費」讀書的時間,只會教出一個書呆子。
「與其那樣,我寧可培養一個人格健全的常人。」
他說,現在太多孩子想一步登天,不然就是沒有明天。
他也找機會教小孩學會評估花錢的效益,以及要付出的代價。
例如孩子想去埃及玩,他看了女兒的計畫書後,跟她討論:
如果去埃及,不但要打工一個暑假,
還得每個月零用錢裡扣五○%才夠旅費;
但如果去印尼,只要打工兩週,零用錢也只需要扣一○%,
讓孩子自己決定每一項消費決策與代價。
孩子用錢,多少都還是會有超支的時候,
萬一這個月的開銷又無法省下那麼多,得向爸爸預支時,
就得在下個月把每一筆花費都記得清清楚楚。
如果還是亂花,零用錢就被縮減。
家教三:
付出才有資格享受
把幸福視為當然,災難就會反撲
「到處都是教育的機會,
我願意花更多小錢,來培養他們對金錢的概念。」
蔣國樑說,像全家出門的時候,他和太太坐著司機開的自家轎車,
孩子就得頂著大太陽,自己搭公車,轉捷運,去跟他們會合。
蔣小妹說,以前她的零用錢也會亂買,
但出去打過工後,比較懂得金錢得來不易。
像她自己上大學後每個月有六千元零用錢(包括午餐、自己買的衣服),
她都會先把其中的二千元,定期存到一個無法提領的帳戶。
「也沒有一定要做什麼,只是覺得,該為以後留下一些經濟基礎。」
孩子沒有正確的價值觀,蔣國樑認為,父母要負最大的責任。
「我可以吃鵝肝醬,也可以去路邊攤吃鴨肉扁。」
他常看到很多父母帶孩子去昂貴的餐廳吃大餐,「把魚翅當粉絲」,
他感嘆:「這孩子已經被父母糟蹋掉了,因為孩子失去對金錢的感覺。」
每年出國旅行,
蔣國樑讓孩子自己規畫,在有限的預算裡,
學習如何節制、省錢。
他們全家只買一張商務艙機票,他或是太太坐,
另一個人就陪孩子坐在後面的經濟艙。
他們向孩子明確表示,「你們沒有賺錢,沒有資格坐商務艙。」*
上班可以穿亞曼尼表現金融家專業形象的蔣國樑,
也可以和孩子逛到中山北路七段的暢貨中心(outlet),
買一件五百元的衣服。「那些衣服也有很好的品質啊,」
他乘機教孩子,價錢和價值不一定成正比。
甚至,當孩子要買東西時,他鼓勵他們上網找到更便宜的價錢,
享受那種聰明購物的成就感與快樂。
教孩子認識金錢的價值,
他還教孩子瞭解什麼是匱乏,瞭解真正的人生。
他和太太去黃山旅遊,下山時走下來,看到挑夫用血肉之軀,
把那麼沉重的水泥、各種物資一簍一簍的挑上去,
他趕緊用攝影機拍下這畫面,回家告訴孩子,
這世界不是只有美麗的風景,還有那麼多人是這樣辛苦過日子的。
家教四:必須回饋親人
找出照顧父母的方法,培養責任心
去印度玩的時候,他則拍下無數的小兒麻痺症的孩子,讓孩子知道,
他們在和別人比香奈兒、比古馳的時候,
有那麼多孩子連健全的四肢都沒有。
「小孩不知道還有另一個世界,以為他們過的日子就是人生本當如此。
我教他們,地球是平的,今天把幸福視為理所當然,明天災難就會反撲。